第588章、汝当之(2/2)
魏延第一次看罢,涕泪齐下。新笔趣阁
后来反复看时,仍难免心绪激荡不能自已。
因为这是丞相提前给他交代身后事了,是代表了昔日先帝老臣给他的勉励与冀()望,也是数十年并肩作战、齐心奋争的诀别之言。
如何不令他动容!
焉能不让他对此战生出一缕敬畏!
他也知道,若是此番关中决战以平局或者汉军落败落幕,那么,大汉在未来二十年内,都不会再有发起入主关中战事的机会。
是的,若不能胜,会让他们这些老臣都没有机会进入长安、看到汉旌在旧都城墙上宣告汉室的复兴。
缘由无他。
为了绸缪此番的关中决战,大汉已然是穷兵黩武、伤及根本了。
《司马法》有云「国虽大,好战必亡。」
夷陵之战后,仅占据益州的大汉地小民寡,在历经近二十载的征伐不休至今,已然不是「益州疲敝」那么简单,而是枯竭了.....
哪怕后来陆续光复了陇右、凉州以及陇东,亦无法裨益多少国力。
毕竟,随着地域的增大,防线亦会变大变长,所需要的戍守兵力以及消耗的粮秣辎重疼同样变得更多。
尤其是这些新复之地除了陇右之外,其余地方都以地瘠著称。
类似这样伤及根本的损耗,没有孕育一代人的时间是无法恢复的。
就如前汉孝武帝因为征发无已伤及国家根本,以致晚年在位时国内民不聊生、叛乱四起一样,也是昭帝与宣帝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才重现了「凡日月所照、皆为汉土;江河所至,皆为臣妾」的荣光。
今大汉为了关中决战,不惜以大举伐吴为契机,同样是将榨干了最后一滴国力!
此战过后,不管胜也好,弗胜亦罢,皆不能再动兵了。不然就会重演,前汉孝武帝晚年各地叛乱蜂起的不可承受之重,将大汉拖入自取灭亡的深渊!
当然了,事情都是两面性的,有弊必有利。
不惜付出穷兵黩武、伤及根本的代价,也为关中决战创造了必胜的基础。
此番关中决战,丞相给魏延留下可动用的步骑数量,在扣除了戍守城池、战略要地以及关隘后,仍多达十一万!
是的,逆魏司马懿以为在关中至多七万兵马、扣除戍守城池等要地后至多能有五万将士出来野战的汉军,实际数量却是比他的十万大军还要多!
听起来匪夷所思。
什么时候,地小民寡的大汉能拼凑、能供养得起这么多的兵力了?
且原先大汉以魏国俘虏伐吴,也只是让关中预留了九万步骑,如何多出了两万呢?